乘风破浪一甲子 梆韵悠长续华章——庆祝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成立60周年
- 分类:线上首演
【概要描述】《人民英雄纪念碑》剧照《穆桂英挂帅》剧照“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乘风破浪一甲子 梆韵悠长续华章——庆祝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成立60周年
【概要描述】《人民英雄纪念碑》剧照《穆桂英挂帅》剧照“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 分类:线上首演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2-04 13:46
- 访问量:
《人民英雄纪念碑》剧照
《穆桂英挂帅》剧照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西长安街延长线上矗立的中华世纪坛汉白玉碑背面,镌咏着中华文化的卓越与辉煌。在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岁月长河中,河北梆子作为一种优秀的戏曲文化艺术,滋养着祖国大地、反映着时代风貌、展现着人文风情、体现着民族精神,成为引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和力量。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今年是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成立60周年。60年一甲子,60年的深厚积蕴,60年的锐意进取,60年的发展壮大。60年来,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始终不忘初心,2012年7月转企,2015年11月划转北京演艺集团,在北京演艺集团的领导下,坚持兼收并蓄、融合发展,注重传统剧目的恢复和经典剧目的保留,紧抓多种题材的创作和代表剧目的创排,积极探索小剧场戏曲演出,努力搭建人才锻炼和展示平台,以优秀戏曲文化剧团的使命担当,不遗余力地推动河北梆子剧种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根植沃土 源远流长的燕赵高歌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成立于1960年的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虽然藏身胡同,却是北京市市属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风雨跌宕六十年发展至今,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承载着梆子艺术数百年的厚重历史,也见证着无数新老艺术家满腔热忱的工匠精神。梆子腔是中国戏曲音乐中主要的声腔之一,是戏曲中最早运用板式变化体式的声腔,最早见载于明万历年间的西秦腔。梆子腔在陕、甘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受昆腔、弋阳腔等影响形成。因此,河北梆子这个派生的梆子腔剧种,也曾有过弋阳梆子(指出自山西)、秦腔(指晋秦豫交界处的声腔)、京梆子(指北京的梆子腔)、卫梆子(指天津的梆子腔)、直隶梆子(指清直隶辖区的梆子腔)等称谓。1952年,“河北梆子”这个剧种名称才确定了下来。实际上,河北梆子由明末清初入京的山陕梆子逐渐演变而来,它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形成于北京,因而念白、唱腔也更“京味儿化”。京化了的河北梆子与当地人们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审美意识、语言字调进一步相融后,显示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繁衍开来,成为了我国京、津、冀地区最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最繁盛时要比今天作为国粹的京剧更有影响力,刘喜奎等名家更是比肩风头无二的梨园名角儿。战国时,京、津、冀地区分属于燕、赵、中山以及魏、齐等国,其中燕赵影响较大,故有“燕赵”之称。燕赵以慷慨悲歌之乡名闻遐迩,“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的壮阔景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已为世代燕赵儿女所赞颂。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此为始,燕赵人民崇尚英烈侠骨的民性、民风蔚然而生;燕赵儿女刚烈、豪放、淳朴、善良的品格由此而出;燕赵家乡戏——河北梆子高亢、激越、慷慨、悲壮的风格也就由此而成。“河北梆子行腔大气且收放自如,高亢激昂起来能气吞山河,细腻委婉起来又可行云流水,特别适合演绎类似《窦娥冤》《王宝钏》这样大悲大喜的戏,能让观众听得特别过瘾。”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王洪玲说。早在1949年,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李桂云就在充分继承前辈优秀技艺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将时而高亢激越,时而柔和圆润的京梆子唱响了京城。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除了“河北梆子”正式定名外,李桂云也凭借《春秋配》荣获了演员一等奖。1960年7月11日,北京青年河北梆子剧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前身)作为北京市文化局直属的国营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正式成立,李桂云任团长。1971年,北京青年河北梆子剧团正式更名为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回首过往,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形成与发展的淬炼之路,凝聚着无数山陕梆子、京梆子艺术家的心血,同时也侧面见证着一代又一代观众对河北梆子的喜爱与无限深情。
名角荟萃 样样都行的宝藏剧团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梆子数百年的积淀与成长、剧团数十年的传承与发展给予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深厚的底蕴根基,不仅培养、造就了一批国家级表演艺术家和优秀艺术创作群体,创排、演绎的多部剧目也屡获国家级大奖。据了解,剧团现拥有刘玉玲(国家一级演员、首届及第二十届二度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凤芝(国家一级演员、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二娥(国家一级演员、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彭艳琴(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洪玲(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英会(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以及国家一级演员李秀芬、曹友良、殷新泉、丁立树、高德敏、张树群、张四刚、刘凤香、杨秀琴、郭砚夫、金民合等一大批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始终坚守的艺术信仰,在剧团发展、剧种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剧团的大力培养下,一批批优秀青年演员也陆续脱颖而出。除了人才优势,剧团的剧目优势更是有目共睹。梆子声腔有“腔随地改、易地而歌”的特点,框架少且包容性极强,“因此,河北梆子能做到多条腿走路,原创戏、传统戏、现代戏、根据古希腊悲剧改编的大戏样样都行,题材广泛、体裁各异、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王洪玲进一步补充道。据了解,剧团自成立以来,共排演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剧目二百余出。现常演出的剧目有《龙凤呈祥》《王宝钏》《窦娥冤》《秦英征西》《陈三两》《清风亭》《穆桂英挂帅》《周仁献嫂》《王春娥》《吴汉杀妻》《秦英征西》《大刀王怀女》《南北合》《金铃记》等;复排的新戏有《牙痕记》《呼延庆打擂》《白罗衫》《朱痕记》等;改编自古希腊的剧目有《忒拜城》《美狄亚》等;小剧场剧目有《喜荣归?》《台城柳》,其中,《台城柳》于2018年获第五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优秀剧目。不仅如此,剧团还排演了大批原创剧目,包括现代戏《娘心》《十八里香》《前门前》及历史剧《定都》和舞台剧《北国佳人》等,其中,《北国佳人》于2015年获第九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剧目大奖。值得一提的是,由北京演艺集团重点策划推出、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创排演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并于2020年获第九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如此庄严的物象、如此恢弘的题材该以怎样宏大的叙事框架搬上戏剧舞台?《人民英雄纪念碑》“另辟蹊径”,将目光投向了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石匠们,讲述了1952年春,来自石雕之乡——河北曲阳小山村里石、张两户石匠之家的恩怨纠葛和跌宕命运。最终,两户石匠放下了老一辈的纠葛、放下了个人恩怨,将自己对亲人、对英雄的爱都融入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雕刻之中。《人民英雄纪念碑》让石匠的命运与时代、与英雄牵连,以小见大地构建起了荡气回肠的宏大主题,用老百姓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彰显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英雄的崇尚、讴歌和敬仰之情。作为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一部现实题材精品力作,该剧共经历5个版本的大幅调整与修改,由集团领导亲自把关督战,只为以百姓视角、用最真实的情感反映出“人民创造历史,历史造就人民英雄”的宏大主题,彰显信仰之美。据悉,自2018年12月《人民英雄纪念碑》首演至今,共演出92场,先后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全国政协礼堂及北京15个郊区等成功上演。同时,该剧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专场演出,成功搭建起了文艺作品与党建活动联动的平台,并登陆“学习强国”平台。有业界专家称赞道:“将崇高矗立于美的表达之中。这是一部充满深刻寓意和浓烈情感的高品质的现代戏。”
寻根传承 走向国际的先锋团队
酒香也怕巷子深,高歌仍须壮声势。近年,面对传统戏曲日益式微的问题,河北梆子的艺术家们不气馁不灰心,仍然立志将河北梆子这一底蕴深厚的剧种推向全国,稳步扩充传统戏曲的戏迷群体。剧团以促进戏曲艺术乃至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己任,先后策划举行了多场主题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5年,剧团重磅推出“寻根之旅——2015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四省(市)巡回演出”,回源溯流寻亲访友。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剧团携河北梆子传统骨子老戏《王宝钏》《清风亭》和河北梆子原创舞台剧《北国佳人》这三部叫好又叫座的经典大戏马不停蹄地奔赴甘肃省兰州市、陕西省西安市、山西省太原市、山西省长治市四地进行巡演、交流演出;2016年剧团举办了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梆韵悠长系列演出之“传承之旅”——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五省巡回演出。活动历时二十余天,行程约六千公里,带着原创河北梆子舞台剧《北国佳人》,以及由《大刀王怀女·抗辽破敌》和《王宝钏·大登殿》组成文武戏俱佳的“重温经典”专场,先后前往杭州、南京、合肥、洛阳和济南,用河北梆子独有的艺术语言,传递着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对东南五省市人民的深情厚谊;2017年为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剧团开展了“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优秀剧目京津冀巡演”活动;同年,剧团举办了梆韵悠长系列演出之“畅想之旅”东北巡演,期间先后献上了《秦英征西》《王宝钏》《清风亭》《穆桂英挂帅》等传统名剧。为加深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扩大戏曲艺术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的影响力,进一步开拓戏曲艺术的国际市场,剧团还多次携《吴汉杀妻》《闹天宫》《挡马》《忒拜城》《美狄亚》等剧目赴希腊、哥伦比亚、泰国、韩国、塞浦路斯等国家参加各类国际戏剧节的演出,致力于推动国际间的戏剧交流。不仅如此,为了不断稳步扩大戏迷群体,剧团及所属北京民俗艺术团和燕山情艺术团还常年参加“民族艺术进校园”“星火工程”“百姓周末大舞台”及春节庙会等公益性演出,培养了河北梆子陶冶和滋养基层文化生活的共识,同时也为戏曲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现如今,河北梆子凭借着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题材剧目、激越与抒婉并存的声腔、真挚的舞台气质和表演感染力逐渐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认可。在保护对“曲艺曲种”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梆子的路上,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从未止步,始终用自己的使命担当,竭心尽力地传承和弘扬着梆子文化。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未来京梆之花会在戏曲百花园中绽放得更加灿烂,以河北梆子等为代表的梆子声腔为中国戏曲文化艺术的发展锦上添花。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